“有誰知道哪里有做錦旗的,我要做一面錦旗送給這些最美志愿者!”“@何孔祥,此時此景不知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此刻的心情,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謝謝,您們是最美、最可愛的人,早日回家!”4月3日,銅都廣場隔離點第一批隔離人員即將解除隔離返回家園,在臨行前,微信群里大家表達了對何孔祥帶領的志愿者服務隊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銅陵市新型新冠疫情反撲以來,冬瓜山銅礦掘進一區黨支部書記何孔祥第一時間組建區防控工作小組,迅速對宣傳、排查、體溫測量、上報數據等工作進行分工布置。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嚴峻,該礦為配合疫情防控,采取部分職工留守實行全封閉生產;氐缴鐓^后,何孔祥一方面主動做起了社區防疫志愿者,每天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一方面密切關注并加強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這期間還報名參加了礦里組建的志愿服務隊,隨時等待任務。
臨危受命,毫不退卻。3月28日,何孔祥在了解到我市隔離點急需志愿者的情況后,主動向該礦疫情防控指揮部請戰。當天下午他就帶領本單位8名黨員志愿者和10名醫護人員來到智慧銅官參加上崗前技能培訓,隨后來到銅都廣場隔離點,并擔任該處隔離點點長,承擔起密接人員的隔離觀察、健康檢測、健康管理、應急處置、服務保障等多項工作任務。為及早投入工作,他帶領大家連夜開展防護練習并進行嚴格考核直至凌晨2點。第二天何孔祥又早早地對送達的應急物資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要達到承擔隔離300多人的要求嚴重不足,在緊急會議上他提出整合數項物資申報的方案,并及時通過與各部門的電話溝通,得到一致認可,各類設備也隨后一一聯系到貨。當天的電話記錄達到了120多個,繁忙的溝通讓何孔祥的聲音沙啞得說不出話來。隨后,在接到通知將有129位密切接觸者入住隔離點,時間緊任務重,他顧不上休息,不顧喉嚨腫痛說話困難,又投入到各項應急預案模擬演練中去,安排參與的工作人員點對點,線對線,并通過不斷優化流程,使大家對手頭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對即將開始的接受和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信心十足。
春風化雨潤心田。3月31日,隔離點迎來了第一批129名隔離人員。當夜氣溫驟降,雖然志愿服務隊早在隔離人員入住前就考慮到了棉被配備問題,提前給每個房間添加了兩床新棉被,但是到了夜晚,微信群里還是不斷收到消息,說:“太冷了,太冷了,都要凍壞了……”在得知情況后,考慮到物資數量有限,何孔祥帶領后勤保障組人員換上防護服立刻開展排查,第一時間為年老體弱的隔離人員送去棉被,并不斷安撫未拿到棉被的人員,經過一番耐心解釋和疏導,大家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終于平安度過了在隔離點的第一個夜晚。夜深了,脫下防護服,汗水浸透了何孔祥的內衣;摘下口罩,深深的印記布滿了他的臉頰······在與一同來隔離點的10名來自市人民醫院東部院區、市第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相處的十余天中,何孔祥在生活上時刻關心她們的身體健康,重活、臟活、累活從不讓她們插手。他說:“你們的工作我們幫不上,這些后勤服務就交給我們!敝驹刚咧心昙o最大的是一名67年的老黨員,考慮到身體因素,何孔祥將他分配到相對輕松一點的監控室值班。在日常工作中,何孔祥總是想在前、干在先,中午別人抓緊時間小憩的時候,他還在為有需求的隔離人員運送物資,并及時清理生活垃圾。為盡量減少隔離服消耗,他常常是數小時不吃不喝,每次脫下隔離服時汗水浸透了衣背,口罩勒痕布滿臉頰。十余天來的辛苦付出,何孔祥用自己細心的工作、周到的服務,猶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隔離人員的心,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友誼之花綻放在大家心頭。
截至4月7日下午2點,何孔祥與隊友們共送走隔離人員161名,微信群內隔離人員不停刷屏的感謝話語,就是對他們志愿服務工作最大的肯定。在圓滿完成任務即將撤離的前夕,何孔祥召集隔離點黨員開展了一次特別的黨日活動,面對鮮紅的黨旗,大家舉起右手重溫了入黨誓詞。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枚黨徽就是一面鏡子。疫情面前,何孔祥與隊友們義無反顧,“銅”心戰役,守護好一方平安,真正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面對疫情臨危受命,毫不退卻的使命擔當。
(湯菁 周陳)
?
? |